专业号

甘肃民勤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民勤县城以南30公里处,距武威市区仅37公里。公园南起洪水河桥、北至红崖山水库北缘,南北长31公里,东西介于0.6-3.5公里之间,总面积6176.2公顷。2012年12月,经原国家林业局批复开展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。2017年12月,顺利通过原国家林业局组织专家组考核验收并予授牌,正式成为“国家湿地公园”。2019年5月,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列入首批国家“互联网+全民义务植树”基地,为甘肃省唯一一家入选基地。

湿地公园划分为湿地保育区、湿地恢复重建区、湿地宣教展示区、湿地合理利用区等4个功能区。所在区域是石羊河流入民勤盆地后,唯一由河流湿地、沼泽湿地、人工湿地形成的复合湿地生态系统,处于民勤盆地的核心区域和国际上中亚和东亚—澳大利亚二条鸟类迁徙线路之上,保存着县境内较为完整的植被群落,为鸟类重要的栖息地和迁徙线路上重要的停歇地。在匀化洪水、净化水体、调节区域小气候、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显现出良好的生态效应,具有典型的干旱区湿地生态系统特性,生态区位十分重要。

湿地公园分布有高等植物37科107属198种。主要优势植物以人工乔木林和天然灌木林为主,乔木包括杨树、柳树、沙枣等,灌木包括甘肃柽柳、柠条锦鸡儿、沙蒿、白刺等。湿地植被则以芦苇、水烛、藨草、赖草为主。公园及周边有脊椎动物5纲26目45科118种,其中鸟类16目29科80种。有重点保护动物22种,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种,为白尾海雕、黑鹳、草原雕;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2种,分别为大天鹅、鸢、苍鹰、雀鹰、白头鹞、灰背隼、游隼、长耳鸮、短耳鸮、纵纹腹小鸮、荒漠猫、鹅喉羚;省级保护动物7种,分别为中国林蛙,大白鹭,斑头雁,灰雁,渔鸥,沙狐,赤狐。

2012年来,民勤县将保护和恢复湿地作为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,采取多部门协作模式,启动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。成立专门管理机构,不断加强科普宣教和科研监测体系建设,全面完成本底调查,采集整理植物标本197种,动物标本34种。累计建设改造湿地巡护道路54公里,设置机械围栏51.5公里、防火瞭望塔3座、防火监控设备20套、界碑20个、界桩150个、小型气象观测站3个、水质及动植物检测样点12个;营造以胡杨、红柳为主的生态植物护岸带254.6亩,退化河岸胡杨林恢复500亩,以垂柳、白榆、毛柳为主的生态植物护堤、护路林带11.6公里;在湿地公园外围缓冲区营造外围生物隔离带4000亩,模拟飞播10000亩,在公园东侧建成全国面积最大的人工胡杨林10000亩;依托红崖山水库加高扩建项目建设,在红崖山水库南部库尾防护堤处恢复库塘及沼泽湿地4107亩。

今后,湿地公园建设与管理将继续坚持“全面保护,科学修复、合理利用、持续发展”的原则,加强湿地保护,逐步扩大湿地,提高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;充分发挥湿地公园的科普宣教作用,大力开展湿地保护宣传教育,提高全社会保护意识;加强科研监测,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;加强国家湿地公园制度建设,依法保护相关权益人的利益。

林业草原大数据建设平台
京ICP备08001700号
基于E-file技术构建